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第40期总第2054期已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关闭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默认大小
第2054期·A01 新闻报道
田原鸿:这部戏反映了社区治理的酸甜苦辣
2021-11-18 10:25:47

《春天里的人们》是一部鲜活展现社区生活的轻喜剧

由田原鸿执导,李晓峰、凌潇肃领衔主演的电视剧《春天里的人们》,正在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播出,该剧着眼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主题,以城市社区工作者的视角,反映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新成果和经验。该剧导演田原鸿直言,这部剧笑泪穿插,充斥着生活的烟火气,她在筹备该剧时,亲自前往浙江宁波进行调研,在那时就真实地被社区工作者打动了,她听了很多社区故事,也切实了解到社区工作的不易。

田原鸿说,她最初接触到《春天里的人们》这个项目,是因为制片人李喆给了她一本文学报告《小巷总理》,而且主人公俞复玲现在还在宁波工作。“我是被这本报告文学给感动了,俞复玲身为社区工作者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她所在社区的所有人,她的个人魅力成就了她的事业。”在田原鸿看来,社工是非常不好做的,在宁波的社区中流传着一句话:万根线穿过一根针。“社区里大大小小包括柴米酱醋茶的事情都要社工去解决,所以能将这份工作做好的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为了拍好这部剧,田原鸿打从一开始就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在她看来,要拍好一部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对生活的感悟,“不管是作为导演还是作为演员也好,如果没有从生活中有所感悟,我觉得是拍不好的。艺术源于生活,必须用真实的情感才容易打动别人。”所以,2017年12月,她和剧组的主创来到宁波的社区,进行实地调研,“电视剧《春天里的人们》创作上稳扎稳打,历时3年到社区采风,以全国道德模范俞复玲的先进事迹为素材,蹲点采访了宁波多个先进社区的管理经验和感人事迹,创作出一个又一个充满真实生活质感而精彩的故事。”

田原鸿说,《春天里的人们》是一部鲜活展现社区生活的轻喜剧。该剧采用了经典的“英雄之旅”结构,用“误会”“窘境”“落差”这些基本戏剧性的内核,以“不食人间烟火”的艺术系大学老师徐盈盈的视角带入,展开了一段极具反差而接地气的“社区冒险之旅”。全剧以“冷链仓开发”事件作为核心贯穿始终,中间又设置了“物业大闹社区办”“抢车位事件”“汉服店失火事件”“单亲妈妈家暴事件”“胡家遗产争夺事件”等环环相扣的小高潮,让观众在观赏一个接一个极具戏剧性段落的同时,还得到了伴随主角成长、渡过难关的沉浸式体验。另外,轻松明快的剪辑风格也让偏现实主义的剧情更符合当下观众的观影节奏。而为了呈现出真实朴素美好的社区生活,本剧采用了明亮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整部影片的灯光,没有强烈的明暗对比和浓郁色彩,转而使用平实的灯光效果来刻画人物和场景,“这种艺术风格很好的符合了《春天里的人们》温暖治愈的风格。”

在《春天里的人们》的实际拍摄中,田原鸿也要求各个工种追求真实,将细节处理到位,大到社区环境,小到角色手中的蒲扇,都能让观众一下子带入这个烟火气十足的“春天里社区”中。而除了烟火气,田原鸿也介绍说,本剧中也设置了具有现代感的都市化场景,向观众展现了更加多元的社会样貌。与此同时,剧中也加入类似“汉服”等亚文化元素,还关注了“单亲妈妈”“妈宝男”“家暴”“创业”“人工智能”等热门社会议题,可以吸引年轻的受众群体。剧中的“宠物便纸箱”“停车管理系统”等都是以宁波社区真实环境为样本,力求还原最原本的社区形态。此外,《春天里的人们》从一群年轻的社区工作者的视角,反映社区治理的酸甜苦辣、社区工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对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考与探索。田原鸿说:“在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社区当中,都有这么一群无私的人们在为大家的生活保驾护航,是他们给了我们更舒适更安定的生活。所以拍这部戏的意义是希望通过这部剧让全国的观众看到社区工作者的付出以及让大家能够共同去构建和谐的社区生活。”

《春天里的人们》在总台央视的首播已近尾声,田原鸿说,她现在正全力以赴准备一部航天题材的大戏,“现在航天事业蓬勃发展,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部弘扬中华民族强大力量的正能量影视剧。”

本报记者 王姝 R42

    版面导航
    ×

    先点击

    再“添加至主屏幕”

    往期 节目单 目录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