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第40期总第2054期已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关闭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默认大小
第2054期·A01 新闻报道
保持平常心拍好每一部作品

访电视剧《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亲爱的孩子们》导演孟亮

2021-12-09 10:56:19

孟亮(右一)在现场给演员说戏

电视剧《我和我的三个姐姐》在总台央视电视剧频道的首播已经圆满落幕,另一部亲情大剧《亲爱的孩子们》也在接档热播。或许很多观众并不知道,在这两部故事、风格都截然不同的电视剧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导演孟亮。连同上半年的热播剧《妈妈在等你》,今年以来,已经有3部孟亮执导的作品在总台央视播出,提及这样的成绩,孟亮也直言“没想到”,同时,他也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的时候,介绍了这几部作品背后的故事。

三部作品基本是“无缝连接”

采访中,孟亮告诉记者,他最初接到《我和我的三个姐姐》项目的时候,正是去年6月《妈妈在等你》刚拍完的时候,因为疫情的原因,他和团队并没有回北京周转,而是直奔《我和我的三个姐姐》的外景地——辽宁丹东凤城。去年7月到9月,孟亮和团队驻扎在丹东凤城,紧锣密鼓地完成了《我和我的三个姐姐》的拍摄。后期制作还没完成,《亲爱的孩子们》的邀约便如期而至。“从去年年底开始筹备,一直到今年3月28日开机。”

马不停蹄地拍摄、制作,紧凑的工作节奏,对于孟亮来说,是一件非常习以为常的事,在他看来,不管是编剧还是导演,对于当下的戏剧节奏、戏剧的表达方式都要了如指掌,“我们在写戏或者在创作时候,其实更多的时候是站在观众的立场上来想,我们是拍给观众看,演给观众看,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在揣摩观众的心理。”以《亲爱的孩子们》为例,这部剧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10年变迁。在拍这部作品之前,剧组上下都在阅读《年代怀旧丛书》,尤其是其中的《我们的1980年代》,“我们在创作剧本,围读剧本,一直到拍摄的时候,都参考了这本书,把上世纪80年代的一种怀旧风格、元素体现在这个戏里,以求能带给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朋友们温暖的回忆。”

孟亮同时透露,他在筹备《亲爱的孩子们》的过程中,其实也有一些“小心思”,比如,在置景方面,剧中其实有不少场景与《妈妈在等你》是重合的,具体是哪些熟悉的场景“彩蛋”,可能就需要观众在追剧的时候一一解锁了。

演员的变化很有意思

采访中,孟亮说,其实大多数追剧的观众并不知道《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亲爱的孩子们》的导演是谁,但是在这两部剧中,有很多演员的重合,是一件挺好玩儿的事。“观众可能习惯了他们在一部剧中的人物关系,紧接着到下一部戏里,他们的角色变了,人物关系也不一样了,不仅考验演员,同时也考验观众适应心理。”以演员吴其江为例,因为长了一张“主旋律的脸”,在他以往的作品中,他一直都在演正面角色,但是在《亲爱的孩子们》中,孟亮却选择了让他来饰演一个自私、不负责任的穆家大哥。“我拿到剧本以后,跟吴其江也探讨了很长时间,其实穆枫这个人物不是典型的反面人物,我们给他的坏找了充分的理由,让他坏有坏的底线。”演员马藜更是跟孟亮合作多次,孟亮直言,从《远方的山楂树》里的蒋欣桐,《我和我的三个姐姐》中的韩爱兰,到《亲爱的孩子们》中的白歌,3个角色无论是从时代背景、人物设定来说,都是截然不同的,“但其实白歌这个角色更贴近她,一是年龄相当,二是舞蹈演员的出身,所以其实她跟这个角色有一定的共性,我觉得白歌人物性格也有马藜的影子。”

提及演员,孟亮也说起了《亲爱的孩子们》的男一号鲁诺,与吴其江挑战反面人物不同的是,在鲁诺以往的角色中,纨绔子弟、雅痞青年不在少数。但是拒绝演员“脸谱化”的孟亮毅然选择了他出演穆林一角,正义、坚持、有担当,“我希望通过穆林身上的故事、所作所为,让观众能记住穆林,能记住他的责任感。”孟亮说,“同时我觉得鲁诺完成度非常高,因为他是一个用心体会、用情去演戏的演员。他的表演尺度、分寸拿捏都是让我眼前一亮的。”

作品播出之后观众的口碑是标准

关于“自己接档自己”这件事,孟亮坦言,几部作品同一个导演,一年之内能够有3部作品在总台播出,是件很荣幸的事儿。但其实他并不愿意去做自我比较:“因为每个剧本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拍摄时候导演是标准的,拍了以后观众是标准。”孟亮深知,一部艺术作品,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其实它都是任人评论、任人评说的,“我不怕看到不好的评论,如果没人评论才是悲哀的。播出以后谁是标准?观众是标准,口碑是标准。”当然,作为人之常情,孟亮也希望自己的作品收视成绩能够一部比一部更高,“我不想原地踏步,但我也希望能够顺其自然,只要观众能喜欢就可以了。”

孟亮说,作品一部接一部地播出,面对市场和观众的“检阅”,其实他的内心也挺忐忑的,“当年《远方的山楂树》播出的时候,我其实给自己立了一个标杆,在拍《妈妈在等你》的时候,我也想过超越。”但是,当看到自己的作品取得很好的收视成绩的时候,孟亮反而冷静下来,“我觉得保持平常心,凭着自个儿的努力、艺术素养和操守,尽心尽力去完成一件事,那么结果其实并不重要。”

本报记者 王姝 R42、利华妤

    版面导航
    ×

    先点击

    再“添加至主屏幕”

    往期 节目单 目录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