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十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总导演、制片人闫东
16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开播前夕,本报记者采访到该片总导演、制片人闫东,彼时,他正率团队加班加点,对作品进行精编细理,为播出作最后冲刺。
这些年,每逢重要时间节点,闫东团队都有重大题材纪录片、专题片推出,从《东方主战场》《长征》到《我们走在大路上》《英雄儿女》《敢教日月换新天》……如今,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他们又精心打造并推出了《领航》。
在闫东看来,心怀“国之大者”,砥砺“奋进初心”,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历史节点上,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为时代立传、为历史存真,是纪录片人的使命和担当,也是纪录片人的幸福。
6月15日开始连续3天,《领航》摄制组在总导演、制片人闫东的指挥下,精心拍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五大主题雕塑。
●70年·100年·10年
16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聚焦展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走过的非凡壮阔历程,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彰显的强大真理力量,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呈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和良好精神风貌。“至此,在三四年比较短的时间里,我和我的团队完成了三部曲的创作,交上一份温暖的答卷。”
闫东说的“三部曲”,指的是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我们走在大路上》、20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敢教日月换新天》,以及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正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热播的《领航》。从“70年”到“100年”再到“10年”,这次的创作并未因叙事时段的缩短而减小难度。尽管前两部片子里都讲到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但在《领航》里,这些并没有被简单直给地“复制”和“叠加”,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对这10年进行了扎扎实实的重新梳理。
在闫东看来,这个视角就是“变化”,“置身时代大潮,我们都处在伟大时代之变当中”。千万“变化”汇成了“非凡十年”,而站在“70年”“100年”的积淀上重新聚焦这“10年”,又更添历史的底蕴与厚度。
《领航》坚持“政论情怀,故事表达”,以一个个充满情感的鲜活故事述说10年巨变。在第九集《美好生活》里,来自偏远乡村、到合肥打拼二十几年的郑臻,终于带着全家拍了一张全家福,弥补了多年忙于生计、从未留下过一家三口合照的遗憾。如今他们一家把户口迁到了合肥市里,不再漂泊,社会保障更好了,归属感更强了,事业发展也更顺了。为了在照相机镜头前摆出微笑口型而说出的“甜”,又何尝不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呢?
这样的故事,全片有近160个,小故事折射大时代,更有落地感,也更“走心”。
●航船、灯塔与二十四节气
16集,每集30分钟,要在有限的、珍贵的时长内,实现影像宏大叙事的多元表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直坚持“出新出彩出精品”的闫东提出更高要求,“我们不仅要用影像来讲故事,更要有思辨的意识,要有哲学的思考”。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片中有大量的航船、灯塔意象,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贯穿16集,生动呈现出乘风破浪的中国姿态、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的领导形象,以中国哲学的思辨实现对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的影像化解读。为此,摄制组于5月17日专程赶赴大连,在招商局30万吨VLCC油轮上拍摄了整整7天。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也被巧妙融入,独有的“文化气质”和“中国美”渗透其中。比如以“谷雨”表现邛崃山万物复苏和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展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下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欣欣向荣;“小满”则出现在讲述浙江梅林村构建全国首个共同富裕村级评价体系之时,让共同富裕路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将这一创意设计付诸实现,无疑给导演组增加了很多工作量,但闫东认为“值”。央视科教频道“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特别节目《中国记忆》坚持16年,闫东一直担任该节目的总导演,对二十四节气这项“非遗”非常了解。“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上具有广泛认知的中国文化符号,它打通‘天地人和’,体现了‘中国智慧’对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独到理解,极具情感爆发力。”
有“中国情怀”,也有“国际视野”。该片不仅在英国、德国等全球多地完成外景拍摄,采访了多位外国专家和国际友人,更是把“中国这十年”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视野下体现。“我们讲扶贫,讲生态,讲百姓的幸福感,最后回到哪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技术”遇到“创意”
总台“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实践,助力《领航》形成充满时代气息的视觉艺术表达风格。该片引入“天眼看中国”全新视角,采用高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运用目前国际领先的全4K超高清实时三维渲染引擎,保证了三维动画影像的逼真写实。中国高铁网络图,用近10年铁路站点的增长直观表现国家的快速发展;港珠澳大桥高分辨率地形图,缥缈云雾间巨龙卧波时隐时现,桥岛隧结构尽收眼底,充分显示出我国顶尖的建造技术。
片中还对部分老旧素材进行了4K修复。“十年来,技术上又有很多变化,不同技术指标的素材搁在一起,就显示出距离感了。我们的修复,不是去改变画面的真实性,而恰恰是在色彩上、在内容上,更加准确、更加真实。”闫东说。
科技力量让影像创作再升级,进一步深耕精塑,努力在史实呈现严谨准确的前提下,让节目更具意境。比如一个灯塔的特写,无人机镜头从灯芯拉出,黑夜里一簇非常耀眼的光芒,寓意核心光芒照亮前方引领方向。突破常规拍摄模式的镜头,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片头采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五大主题雕塑,6月15日开始连续3天拍摄,辅以后期动画特效,以“凝固的历史”彰显精神的力量。
音乐也不再是陪衬和背景,而是作为不可或缺的创作元素融入其中。比如第十五集《自我革命》一开头就用歌曲《少年》提领全篇,寓意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第三集《逐梦先锋》则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领航》《再唱山歌给党听》等经典歌曲贯穿,党和人民心连心的血脉深情直抵人心,此时无言胜有言。
闫东一向重视原创主题音乐和主题歌的创作,此前他曾和中国爱乐乐团、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等中外乐团都合作过,这次《领航》的主题音乐由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常平、郭小虎领衔创作,主题歌名为《今朝》,由知名词作家车行作词、郭小虎作曲。“今朝多美好,伟大的新时代知道;明朝多美好,壮丽的共和国知道”,简洁大气,富于深意。“当‘知道’这个关键词被反复咏唱,每个人都能从中读到自己的理解。”
●全流程的守正创新
此次摄制《领航》,总台可谓举全台之力,集结精干创作力量,600多人的团队,前后期默契配合,各工种环环相扣,严格对标对表,倒排工期,确保创作高质、高效融合推进。
闫东说,这次他们是“全流程的守正创新”,面对疫情反复带来的巨大困难,实行“军事化闭环管理”,统筹规划任务路线,随时反馈拍摄内容,同步制作数据库,脚本也一直处于动态调整中。作为总导演、制片人,闫东则坐镇位于北京五棵松央视影视之家的创作基地,统揽全局,把握创作方向和节奏。“没有我们这种立体化工作模式,这么大体量、高难度的工作是完不成的。”
与此同时,闫东率领《领航》团队与总台CGTN深度合作打造的《领航》国际版也正在紧张推进中。“全片拟定3集,每集30分钟。”
在闫东看来,“领航”是一个非常壮阔、非常动感、非常有力量的意象,勇立潮头、不惧艰险、乘风破浪、奋斗向前,这就是最鲜活的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中国故事,最温暖的中国故事,“作为纪录片人,我们能够有机遇用心用力用情,用一年的时间守正创新,去呈现这样一个中国故事,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更是非常幸福的”。
数说《领航》
●从2021年11月16日接受创作任务,到2022年10月8日《领航》播出,从小雪到寒露,创作历时326天。
●团队600多人,撰稿、导演、资料、外拍、后期、视觉、音乐、修复、新媒体、制片10个组,以立体化工作模式同步开展工作。
●成立专门资料保障小组,提供全方位嵌入式资料服务,共整理文字材料40多万字。在总台音像资料馆下载资料1300小时共14139条。协调各省提供相关数据近千条。
●2022年4月5日启动外拍,摄制组分10组,历时54天,总行程42256公里,行经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的97个乡镇(街道),拍摄总素材量45.68TB。
●三维动画视觉呈现共计286场,总时长近90分钟,占全片1/6。
《领航》主题歌《今朝》,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共70人演唱,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及管弦系教师组成的近90人乐团演奏,中央音乐学院俞峰院长亲自担纲演奏总指挥。首次实现在重大题材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电视台与专业艺术院校的“跨界合作”。
●配合《领航》播出,推出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60余个,形成立体传播矩阵。
本报记者 孙莲莲 R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