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第40期总第2054期已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关闭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默认大小
第2054期·A01 新闻报道
十六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
2022-10-13 11:04:34

刘惠

刘汉林

第五集 改革攻坚

讲述人:导演  刘惠 刘汉林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第五集《改革攻坚》,讲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性成就,展示了十年间,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改革主线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的全新局面。本集关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成效,聚焦国企改革和东北振兴战略、呈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成就,关注户籍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节目采用细腻深情的手法,讲述一系列改革举措落地,国人幸福感极大提升的暖心故事。

医疗体制改革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非常高,本片关注了一位身患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患儿仔仔,在经历了漫长等待之后,终于等来天价救命药“诺西那生钠”降价并纳入医保报销体系的故事。文稿只有寥寥数百字,如何充实素材让节目更立体鲜活,既能看到国家顶层设计的改革措施,又能看到举措落地后对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这需要导演做很多功课。

我们专门找到曾经火遍全国的“诺西那生钠”医保谈判的现场素材。为了最大化呈现那场谈判全民关注的火热程度,我们委托外拍摄制组分别在重庆、四川雅安、四川成都、海南三亚等不同城市,拍摄街头大屏幕以及群众在公共场合看手机的影像,通过包装手段,将这段医保谈判的素材呈现在各地城市大屏幕和群众的手机屏幕中,生动还原了这次医保谈判在全国百姓中的关注度,以此强化主题:困扰百姓的“烦心事”,就是最高决策者心中的天大事。

为了更好讲述“诺西那生钠”药物使用后给患者带来的改变,摄制组前往河北衡水拍摄患儿康复情况。为保护当事人隐私,精心设计影像呈现的角度,用妈妈的话外音,大手拉起小手的画面语言,孩子吹散蒲公英的剪影等来展现一家人为康复付出的努力,对未来的希望。用电视语言再次强化了该段落的主题: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珍惜,每一个小群体都没有被放弃。

本报记者 程韬宇 R45

吴胜利

马胜康

第六集 人民民主

讲述人:导演  吴胜利 马胜康

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第六集《人民民主》的核心关键词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本集首次披露了一段珍贵的影像资料,这就是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时,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这一重要理念的现场画面。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个高度理论化的概念。拿到题目,我们就在考虑怎样用电视化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方式去阐述这个略显抽象的理论化概念。在策划和形成文本过程中反复琢磨了很久,也同撰稿老师不断沟通,最终确定将抽象理论落实到一个个实际的具体人物故事中去。

本集尤其注重“同期声”的使用,充分展示各阶层各领域人士的现场同期声,将他们的声音传达出来,体现了“人民民主”的题中之义。在习近平总书记与西藏林芝村民交流、温岭民主恳谈会、全国政协第37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等段落里,现场同期声的使用,增强了片子的感染力和可信度。

为更生动地呈现“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片子视觉可视性尤为重要。比如,在呈现大型油画《初春》时,我们采用了动画分层的技术,生动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欢聚一堂、共商国是的历史场景。

另外,我们还在片中藏了一个“彩蛋”:彩虹。在片中的若干段落,我们加入“彩虹”的元素,既寄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也表达“一座彩虹桥,一头连着基层群众,一头连着全国最高权力机关”的“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寓意。

本集播出后,内蒙古达拉特旗蒲圪卜村党总支部书记李电波(网名“云帆”)的故事让很多人产生了共鸣。他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建议,并且最终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这个故事既典型又普遍,因为我们现如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互联网息息相关,互联网已经成为了我国人民民主实践的重要场合。2021年12月,李电波的故事连同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一起,作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范例被载入《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本报记者 李冰 R46

张耀文

第七集 良法善治

讲述人:导演  张耀文

从片名不难看出,本集讲述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及在全面提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所取得的成就,其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而为了展现这些成果,片中运用了大量的具体案例。比如,在讲到“疑罪从无”时,用到了遵义市中级人民法院主审法官张海波审理的一起案件。被告人陶某涉嫌故意杀人,但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张海波顶住压力宣告陶某无罪并当庭释放。事实证明,这一判决是正确的,2014年,在陶某案件宣判一年后,真凶落网。所以说,“疑罪从无”彰显了现代刑事司法的文明与进步,而坚持“疑罪从无”、证据裁判原则是杜绝冤假错案发生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对人权最大的保护。

再比如,为了方便群众诉讼而设立的巡回法庭。殊不知,在这方便背后凝聚着的是法律工作者的艰辛。就拿我们此次拍摄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民法院来说,他们为了能把法庭“搬”到牧民的家门口,从县城前往花石峡镇东泽村土尕家牧场,先要驾车近百公里,后再骑马20余公里,行程就需要3个小时,有时当天来不及往返,法官只得到牧民家借宿,而这仅仅是全国众多巡回法庭中的一个缩影。

另外,为了使片子更生动,更吸引观众,我们在制作过程中特意加进了一些特效和艺术上的处理。在解读法徽段落,我们用三维建模,将法徽的四大元素天平、华表、齿轮和麦穗逐一立体呈现,用动画演绎其形成过程,再与实拍画面中出现在法院大楼、法锤、法官法袍上的法徽完美过渡,寓意法徽代表的公平正义已运用于审判等日常法律工作,进一步彰显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贯主张。还有便是对歌曲的运用,在展示政法队伍先进人物段落,我们选用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概念曲《我的答案》,贴合主题的歌词,再加上演唱者的完美演绎,让政法工作者坚守正义、勇于奉献的形象深入人心。

本报记者 王军 R11

王益平

第八集 精神家园

讲述人:执行总导演  王益平

《精神家园》这一集展示的是这十年来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作为电视工作者,多年来我们亲历着也见证着祖国的发展特别是文化领域的发展,因而对本片的思想内涵有着更深刻的感悟和理解。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作为专题片《领航》导演团队中的一员,领会好这一点尤为重要。为了编好片子,我们看了大量相关的影视作品,不仅有专题文献资料片、时政资料片,还有经济、文艺、体育等各栏目的节目,挖掘生动人物、故事和画面,为的就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在完成此次任务过程中,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片中展示的中国国家版本馆的内容,这是相较于以往同类题材作品特别新的一点。这集片子其实早在5月下旬时就已基本完成精编,但是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落成的新闻一出,团队从上到下很快就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要将国家版本馆建成的内容添加到片子中是我们所有人的共识。国家版本馆“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的属性与《精神家园》的主题再贴切不过。版本馆的建设承载着我国的文化历史,也见证着日常生活。我们常讲的要有文化自信,那文化的自信从哪里来?就是要了解历史、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所以版本馆的建成就像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闪亮的坐标,其典藏的珍贵版本就是属于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让这前所未有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片子中充分体现,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工作,也是作为电视人的责任。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外拍受到很大的限制,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我们随即与国家版本馆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好在所有环节都进行得非常顺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了丰富的素材,最终完成了片子制作工作。

将这么宏大的主题用30分钟讲清楚很难,我们已竭尽所能。希望观众在观看时,能够感受到一个积极向上的中国,我们正昂首阔步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王雪 R53

    版面导航
    ×

    先点击

    再“添加至主屏幕”

    往期 节目单 目录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