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遇鉴文明》之《故宫与卢浮宫》播出之后
·王旭东·
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一件清乾隆旅行文具箱。乾隆皇帝笃爱旅行,为了他出行时处理政务和读书的方便,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设计制造了这件旅行文具箱。它的四角镶黄色鎏金的铜角,以防止旅途中受到磕碰与磨损,箱内置放文具、书灯、帽架、书画小卷、棋牌等物。这件旅行文具箱最精巧之处在于,按动机关,搬出4条可以活动的桌腿,将桌腿固定后,再将木箱整体翻转过来,文具箱就会变成一张高约40厘米的活动书桌,供乾隆皇帝在旅途中读书之用。
无独有偶,在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也收藏着一件拿破仑旅行用品箱,它的主人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这只以桃花心木制成的长方形箱子,里面存放的旅行用品多达92件,其中78件是梳洗用品。箱盖里也暗藏着一个机关,按动机关,就有一面镜子出现,供箱主人梳妆打扮之用。这只外表不起眼的旅行用品箱,不仅有着巧妙而复杂的内部结构,更透露出它的主人拿破仑·波拿巴对旅行的热爱和对时尚的追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制作的大型季播文化节目《遇鉴文明》,推出了一期以“故宫与卢浮宫”为主题的节目。在这期节目中,专门展示了18世纪中、法两位皇帝的这两件旅行箱。
拿破仑一世崛起之时,乾隆皇帝和他的时代已经远去。拿破仑并没有见到过乾隆皇帝的旅行文具箱,乾隆皇帝也没有见到过拿破仑旅行用品箱。2008年,故宫博物院和卢浮宫博物馆共同举办“卢浮宫·拿破仑一世”展,这件拿破仑的旅行用品箱第一次来到紫禁城,与中国观众见面。这两件旅行用品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类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文明在各有其鲜明个性的同时,也有着相通的共性——它们都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在物质之美的背后,折射着人类的精神之美。因此,我们在看待这类文物的时候,目光也应该超越它们“美”的表面,去寻找人类共同的对美好生活的梦想与追求。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提出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重要思想。《遇鉴文明》节目每期精选一中一外两个具有代表性、对比性的文明载体进行对比和互鉴,比如古琴与钢琴、国画与油画、瓷器与玻璃器、中餐与西餐、茶与咖啡、京剧与歌剧、中国服饰与西方服饰、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等,独具眼光,独辟蹊径,不仅展示出中外文明各自的特点、优长,而且在中外文明之间建立起巧妙的关联,讲述它们的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在所有主题中,“故宫与卢浮宫”无疑是反映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最为恰切的主题之一。紫禁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荟萃之地,无论是紫禁城内的一千多座建筑,还是总数超过186万件(套)的文物,都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载体。而卢浮宫博物馆,同样是在皇宫基础上建立的博物馆,是法国和世界艺术的宝库。这在《遇鉴文明》之《故宫与卢浮宫》这期节目中,都有精要的介绍。
紫禁城已经走过600余年的历程,这期间,它与世界的联系从来不曾中断。在某些历史阶段,它甚至成为了中外文明交流汇聚的“前哨站”。明末清初,越来越多的外国使节来到中国,来到紫禁城,带来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收藏西洋钟表最具特色的博物馆,其中来自法国、英国、瑞士等国的钟表,代表了当时钟表制作的高超水平,是当时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明清来华甚至进入宫廷的这些外国人士,通过书信的方式,将中华文化传播到西方。这些书简在18世纪的欧洲公开出版,内容涉及了中国的版图、物产、科技、制度、风俗、历史的方方面面,一度引起了西方的“中国热”。正是通过这些 “东方书简”,西方人开始了解以《论语》《道德经》为代表的中国人的智慧与思想,发现在遥远的东方,中国人已经创造了伟大的文明。相应地,来自中华文明的建筑、园林、家具、服饰、绘画、陶瓷艺术,也倾倒了西方人。早在1670年,路易十四就在凡尔赛建造了一座“中国宫”,此后,欧洲对中国建筑的仿造热情持续了一个多世纪。
中华民族始终相信,人类的共通相融远远大于彼此间的阻隔与分歧。对共同利益与共同价值的追求,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石。这些年,故宫博物院不断“走出去”,在世界许多国家举办文物展览,同时也引进不少国外博物馆的展览。尤其是2016年以来,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在外交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成功主办了3届“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共同研究和探讨保护人类文明遗产、促进遗产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和承载者,要努力在当前复杂世界格局下以文明促对话,按习近平主席所说的那样,“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制作的大型季播文化节目《遇鉴文明》,在这样的新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希望其能成为展现中国开放包容心态、反映中外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包容发展的优秀电视节目。
(作者系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Z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