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屏障,湟鱼是青海湖中特有的物种。每年端午前后,青海湖中的湟鱼会向着汇入青海湖的各条河流开始洄游,溯流而上,产卵繁殖,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奇观。而此时,青海湖的候鸟也迎来繁殖高峰,以鱼为食的鸟类紧随洄游的鱼群,上演“鱼鸟大战”,展现出青海湖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6月26日至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连续4天推出《2023湟鱼洄游季 再探青海湖》直播特别节目,运用“5G+4K/8K+AI”等技术,通过水陆空立体视角,探寻湟鱼洄游的奥秘,展示青海湖的生态之美,探访绿色发展之变。此次系列直播报道,实现了大小屏联动,电视、广播、新媒体融合传播,同时实现了国内、国际同步传播,截至6月29日,共实现大小屏视频直播16场,广播连线5场,首发稿件131条,新媒体端直播总观看量898.6万人次。《湟鱼洄游季》报道不仅受到青海各地群众赞誉,更是成为全网热点话题,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反响。
在直播完成之后,本报独家专访了前方报道团队,为您揭秘总台报道湟鱼洄游背后的故事。
总台前方报道团队采用隐蔽蹲守拍摄、远距离拍摄等方式,并运用4K8K长焦距摄像机、8K无人机等多种先进的拍摄设备,记录下了很多珍贵的画面。
前期展开深入调研 被赞比当地人还了解青海
2016年8月、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青海考察,对青海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在2021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湖仙女湾考察时强调,青海湖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取得的成效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拓展。生态是我们的宝贵资源和财富。要落实好国家生态战略,总结三江源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加快构建起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守护好自然生态,保育好自然资源,维护好生物多样性。
在此次报道中,总台青海总站党委书记熊传刚亲自挂帅,报道团队在认真领会总书记对青海和对总台工作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的基础上,深入调研青海湖与湟鱼洄游相关的报道资源,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走访当地牧民群众,获得了当地各级干部“你们比我们当地人还要了解青海”的赞誉,为圆满完成报道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多手段多机位拍摄 不打扰生态又呈现精彩画面
此次报道运用“5G+4K/8K+AI”等技术,通过水陆空立体视角,探寻湟鱼洄游的奥秘。具有多次高原工作经验的总导演王卫国告诉记者,这次在技术手段上做了很多创新升级。在空间上,实现了水陆空全方位的视角,“在空中拍摄时,我们使用的8K长焦高空无人机,能飞到1000米的高空,因为我们拍摄鸟的时候还不能干扰到鸟,所以长焦无人机这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直升机的效果还好,而且还节约了成本;在水下拍摄时,我们使用了全球首台8K工业级深潜机器人,2016年湟鱼洄游期间,我们首次用水下机器人探秘了青海湖湖底,发现了布哈河河口地区的湖底沉积物和部分藻类,当时只是个标清设备,自带光照设备不够,活动范围小,只能下潜10米左右,而这次水下机器人可以下潜到350米,无论从动能、成像效果、活动范围都大幅提升;在陆地上的拍摄,技术手段就更多了,4K/8K长焦距摄像机、超长焦镜头、4K超高速摄像机……”
在沙柳河口的总台记者,先通过无人机的视角,介绍了沙柳河分支流入青海湖的场景,再通过加盖了伪装网的8K超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可以清楚地看到鱼鸥扇动翅膀捕鱼的瞬间,展示了精彩的水鸟捕食场景,还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捕食湟鱼的场景。另一路在刚察县城的总台记者,则透过高速摄像机拍摄的湟鱼逆流而上洄游的画面,介绍了科学的阶梯坝设计,助力湟鱼洄游前行;而即使湟鱼跃上一层台阶,也不意味着成功,因为等待的就是各种捕食的棕头鸥。有的棕头鸥觅食顺利,有的怎么都捉不到鱼,有的还会“鸟嘴夺食”,记者结合这些精彩的画面,用诙谐幽默的口吻讲解,比如“我们替他捏了把汗”“哥们儿你自动弃权了吗”“心想我得赶紧把鱼咽到肚子里是王道”等等。此外,两路记者都强调了对生态的保护,“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不打扰就是最好的保护”,升华了主题。
王卫国在采访时说,这次报道在地理空间上,也不仅仅局限于之前了解的那几条洄游通道,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通道,增加了新的报道点。而在时空上,原来没有办法做夜视的报道,而这次使用了红外热成像无人机,揭秘普氏原羚的夜间生活,“综合种种,从视觉的呈现上来说新奇度很高,整个报道都非常吸引人。”
拍摄24小时不打烊 只用了7年前四分之一的人员
可能很多观众对于“湟鱼洄游”的报道有些印象,这一选题其实2014年就推出了,尤其是2015年、2016年实现了大规模的报道,积累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今年,报道团队拉伸历史纵深,有意识安排对相同拍摄对象的大量同角度、同景别的拍摄,以双屏对比的直观方式,与历史资料作对比,让观众切实感受到近十年来青海湖生态显著向好的变化。
王卫国告诉记者,报道团队克服高原缺氧,紫外线强烈,气候多变,准备时间短,野生动物不易接近等困难,发扬总台新闻铁军敢打争胜的优良作风,无论是风雨交加的直播现场、凌晨气温不到5摄氏度的野外蹲点、穿着水裤泡在刺骨的河水中好几个小时的拍摄,还是在24小时不打烊的前方机房,大家都咬着牙默默坚守。多名同志在工作中生病高烧,仍带病坚守岗位,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青藏高原精神。
记者获悉,此次《2023湟鱼洄游季 再探青海湖》报道,青海总站联合总台新闻中心、新闻新媒体中心、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及江西总站、甘肃总站、辽宁总站、湖北总站、青海广播电视台,70多名记者及技术人员参与。据王卫国介绍,这次报道总台以站练兵,有一半以上的记者都是新人、年轻人,“有在青海总站锻炼的大学生,也有新入职总站的记者。在报道过程中都通过实践增长了技能,学习了很多知识。”
这次报道只用了2016年四分之一人数的记者和技术团队,他们用一场场精彩的直播,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帧帧生动细腻的画面,实现了“湟鱼洄游”直播报道的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报道青海广播电视台也参与其中,配合总台完成了7场直播报道任务。据青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杨成盛介绍,比如大家都很感兴趣的“青海湖畔牧民转场路”报道,“因为它的特殊性,我们青海台派出了藏族记者草吉拉毛,在马背上出镜,带来很生动的记者体验。”
每年端午前后,湟鱼会向着汇入青海湖的各条河流开始洄游,溯流而上,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奇观。
新闻链接 ——湟鱼为什么要洄游?
湟鱼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如果没有湟鱼,青海湖的水质、鸟类的迁徙繁衍,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那么,湟鱼到底是一种什么鱼?它为什么会出现洄游的现象呢?
湟鱼因流经青海省境内的湟水河而得名,其实它的真名叫作青海湖裸鲤。裸鲤就是没有鳞片的鲤鱼。
专家研究认为,青海湖曾经与黄河水系相通,湟鱼的祖先是黄河鲤鱼,原本是有鳞的。大约13万年前,青海湖因地质运动成了闭塞湖,后来演变成咸水湖。为适应日渐咸涩的湖水,滞留在青海湖流域的黄河鲤鱼鳞片逐渐退化,用裸露的皮肤更好地将体内的盐和碱排出去。
青海湖水温低,盐碱度高,湟鱼占到青海湖鱼类资源的95%以上,其他的鱼类少之又少,湟鱼能吃的饵料生物也非常少,这让湟鱼的生长速度非常缓慢。8到10年长到1斤,10年以后,随着个体增大,增长速度会快一点,一年100克甚至两三百克。
湟鱼平时生活在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里,青海湖水中较高的盐碱含量抑制了湟鱼性腺的发育,每年的5月到8月,成熟的湟鱼需要游到汇入青海湖的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等河流的淡水中去产卵,这就形成了青海湖的一大奇观——湟鱼洄游。
20世纪50年代末,青海湖中湟鱼的蕴含量一度达到32万吨,然而曾经的过度捕捞加上环境恶化等原因,到2002年时,湟鱼的蕴藏量仅剩下不到2600吨。从1982年开始,青海省先后实行了6轮封湖育鱼,从2001年1月开始至今,连续3轮的湟鱼“禁捕令”,让小鱼们充分地休养生息。2022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湟鱼蕴藏量达到11.41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4倍。
本报记者 马媛媛 C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