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第40期总第2054期已浏览完毕
重新浏览
关闭
字体放大 字体缩小 默认大小
第2054期·A01 新闻报道
当西方交响乐遇到中国古诗
2024-01-16 09:14:01

开卷有益

您喜欢听古典音乐吗?有的人可能会说,我想听,但是怕听不懂。其实古典音乐并非我们许多人印象中的高冷和难懂,只要您打破刻板印象,仔细聆听,就一定能够体会到古典音乐不输流行音乐的魅力。如何聆听古典音乐?当西方交响乐遇到中国古诗,又会带来怎样的审美感受?我们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印记·佘江涛音乐笔记》。

这本书的作者佘江涛,是一位古典音乐的资深爱好者,也是一位优秀的出版人。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古典音乐的“圈外人”所记录下的一份文笔优美的资深乐迷音乐笔记。

翻开这本笔记,首先作者带我们去领略了不同国家不同的作曲家们,他们不同的音乐风格。作者在书中用自己设想的虚拟音乐会的方式,将各个国家不同的音乐风格呈现了出来。比如,“法国音乐和意大利音乐感性充沛,难免‘浅薄’,德奥音乐是抽象的灵魂之声,无疑‘深奥’。德奥音乐的社会起点是并不富裕的宫廷,甚至是寒碜的小宫廷,缺乏大型管弦乐团的支撑,缺乏都市文化沙龙的氛围,人穷则难免无浮华和绚烂,偏内省和严肃。意法音乐的社会起点是繁华的城市和富裕的宫廷,其走向自然和德奥不会一样。”

除了不同国家的不同的音乐风格,作者还引领我们与不同的作曲家相遇,在作者笔下,包罗万象的巴赫、另类的莫扎特、才华横溢的肖邦、情感细腻的舒曼等等,曾经深深感动过他的作曲家都跃然纸上。

读这本书,您会感觉到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饱含诗意。首先是语言上的诗意。比如在听马勒《第三交响曲》时,作者这样描绘,“这是一部史无前例的作品,一部企图把整个世界都带入进去的作品,人在这里成为了一件乐器,在宇宙上面演奏出自己的声音。我有时感到这部交响曲不是他自己写出来的,是大自然的放歌。”

其次是内容上的诗意。例如作者用了相当长的篇幅来讲解马勒的《大地之歌》,这是马勒用七首中国唐诗的德文版作歌词来创作的乐曲。如《大地之歌》的第六乐章的下半部分,对应的就是王维的《送别》。作者写道,原诗传达的是送友归隐、心生羡慕,音乐传达的是归隐深山、回归故乡,最终眷恋于大地。大地会不断复春,大地每一个角落会永远和阳光、天空拥抱在一起,可惜人生道路的尽头最终会消失在生生不息的大地上,这真是不得不接受的告别。

作者对音乐作品的体悟见解独特,富于哲理,充满了诗意。如果您是古典音乐“小白”,相信翻看这本书,八成会“入坑”古典音乐欣赏。如果您是古典音乐爱好者,读这本书,想必也会对如何欣赏古典音乐有共鸣和新的感悟。

本报与央视《读书》栏目联合报道 Z43

    版面导航
    ×

    先点击

    再“添加至主屏幕”

    往期 节目单 目录
    正在加载